這一天,讓我們逛『窯子』去吧!哦〜可千萬別誤會,此窯非彼窯;
是要去尋訪已經佇立在荒煙蔓草中近百年的三座石灰窯。
柴山珊瑚礁石灰岩的崢崎美景,並沒有帶來美麗的命運。
1917年『淺野水泥株式會社』在高雄設置了台灣第一家水泥廠。
這裡開始進入灰暗的水泥工業開發年代!
次年增設七座石灰窯,並在1919年竣工。至今石灰窯僅剩三座。
就讓我們透過石灰窯的尋訪,感受礦區的熱度、林相的改變,
而後將再行至元亨寺後方,了解山林崩塌到回復的過程;
也了解寺廟上山的後果。
路線:礦區→石灰窯→元亨寺後方→維也納森林→礦區四棵榕→賦歸
集合地點
帶隊老師 藍老師講解礦區歷史其生態演替
好生佩服 杵著登山杖侃侃而談 從柴山另外的人文及地理 歷史角度切入
一說就是半個鐘頭 很佩服那份涵養及其修為
從小在柴山山腳下長大的藍老師 在開放後又觀察了二十多年
述說起柴山的變化特別有感情及說服力
小插曲 在柴山見到幾次老鷹及聽到幾次鷹音 就在藍老師講解礦區生態同時
大夥頭上飛來一隻大冠鷲在上空盤旋
柴山竟然也的養起這麼頂端的掠食者 怎麼不教人好生興奮
這是我另次在龍泉寺拍到的 我和新相機都盡力了
天堂路 礦區採礦導致青灰泥岩層的裸露
大夥從亂草叢中 魚貫找路進入石灰窯保留區
今日主角 三座百年石灰窯
大夥興奮的鑽進鑽出 忙成一團
榕樹根正在慢慢的破壞這珍貴的百年遺跡
送料口 水泥原料開採後 在這裡打碎 輸送到山下
鳥瞰水泥公司舊廠房
我希望水泥公司能把這些舊廠區 移交出來 蓋成柴山生態解說中心及水泥博物館
水泥公司舊廠房中有一條水路 水泥生產完成品 由水路經由愛河 送至高雄港出口
來的路上 在橋上 由水路回看水泥公司廠區及柴山
中間是元亨寺 一開始由停車場 逛到百年窯子
再經元亨寺到維也納森林 再到這裡 哇 這一路走了好遠
在這裡 藍老師丟了一個議題 為什麼我們的城市的建築 都是這麼的難看
像是一幢幢的墓碑 造型呆版 顏色單調 死氣沉沉是不是設計者的怠惰呢
是的 我有同感 在這裏我卻有著不同的角度其想法
在我們的家鄉話 稱呼這樣的建築叫做[範厝]
意思是造型簡單 家家戶戶格局幾乎一樣 建材左右對稱 可以替換使用
結果是成本價格低廉 使我們相對買的起
在颱風強風大雨中 我們安居在這用水泥搭成的房子中數十年
好天氣時 我們站出來大聲指責水泥公司的開發濫採 嚴重破壞生態
水泥公司朝受抗議 柴山不挖了 轉去挖大陸的"柴山" 那大陸的"柴山"居民情何以堪呢
我們自詡為生態人的立場何在 生態與開發的天秤如何去拿捏呢
山下先民 也是利用柴山上的咕咾石當作建材 開發建設 生態保育 孰對孰錯呢
大合照 藍老師果然是票房保證 這是幾次參加上山走走以來 學員最多的一次
- Jun 16 Sat 2012 20:30
4月14日【上山走走】〜拜訪石灰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