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罵人了 這又是一篇罵人的文章
一大早 睡眼惺凇 等著和老爸去醫院做復健
看著眾格友在推薦的文章 突然 看見一篇讓人氣血上湧的文章
讓我整個人都清醒過來 感覺大腸頭都快要突了出來
捧油們 請按上一頁離開吧
.
.
.
.
.
.
.
.
.
.
你還在? 那就別怪我 先跟您說聲對不起 我要開罵了
這是網路上很標準的黑枕藍鶲育雛圖 黑枕藍鶲相對比較常見 公鳥也漂亮
之前在工廠時 老領班也是愛鳥人士 常常整天上班 就帶著我 "觀察生態" 尤其是黑枕
經歷在洲仔 諾亞 援中港當過志工 以及自己在各大濕地 柴山親身走讀
跟過許多生態老師及生態人朋友 學習認識了許多生態觀念 及其黑暗面
黑枕藍鶲育雛圖是我對生態攝影組人一直很幹的入門的一件事
沒想到過了那麼多年 擺拍 只有更走火入魔 喪心病狂
好漂亮好溫馨的育雛畫面
那有哪裡不對勁 對生態有一些瞭解的朋友
鳥類 包括頂級的掠食鳥 在育雛時 才會有所謂的鳥巢 是為了保護雛鳥安全
築鳥巢的目標 利用他們能飛的優勢 在地點隱蔽
制高 鑽洞 讓其他掠食者出入不易到達 以確立幼雛的安全
雖然不見得是這樣 但大家可以想見他們築巢的標準
但絕不是這樣 毫無遮蔽
或這樣 都可以見到被利剪剪掉的枝枒了
枝是搭接的 不會有橫長90度的枝枒 除非是人為的
右下角還有一隻被玩死的幼鳥 也不修一下圖
問題出在哪裡 幼鳥會自己離巢出來接母鳥的食物 強 但不無可能
當然不可能 這花名是 金鳥赫蕉 / 垂花赫蕉 火紅赫蕉 倒垂赫蕉
垂苞蠍尾蕉 垂序蠍尾蕉 我也有種 好漂亮的花
聽花的學名就知道 鳥頭被倒轉了
他們是怎樣拍蛙的 網路上很有名的一個個案 就一併...
青蛙是靠皮膚呼吸 需常保持濕潤 下雨應是很舒服 怎還需要撐傘
蘆薈葉上還長出另一科別的葉子
還會自己製作船 搭船出遊 看那葉子 又更特別 更突兀了
還會比中指
李小龍蛙
更夭壽骨的擺拍 都出動到快乾了
快一些 後面還有好多人等著拍 看那些露出的笑容
這蛙拍完 沒死也剩一口氣了
逆轟飛翔 黃色方框的外國雜誌得獎照片 也是快乾 潑水
這才是正確蜻蜓的停歇方式
每次新聞看見有生態攝影組又在圍拍黑枕 五色鳥 甚至鳳頭育雛 我就很幹
親眼在鳥松濕地公園 近距離圍拍黑枕 請看我上篇
果然中午大家一走 黑枕巢整個就被端走
拍五色鳥的也是如此 如此的大陣仗 親鳥不會被嚇死嗎
那時候在鳥松看到有幾人圍蹲在里邊的草澤 架著超大砲 盯著五步前的距離
我一問 說是在拍翠鳥 我還想說大家那麼厲害 未卜先知 他就一定會在前面出現捕食
那時問不出所以然來 長大就知道了
為什麼大家都能拍到時機 角度那麼剛好 光線那麼棒的圖片
眉角在這啦
這張圖也能約略看出
我在高屏溪舊鐵橋公園 有一陣子每天 也看見自稱鳥會 用麵包蟲
幹著和下圖 差不多的事情 在拍黑?? 名字忘了
只是木頭換成是西瓜
這是張友仁老師在學生時的示範在室內擺拍作品 很完美的無尾鳳蝶照
喜歡蝴蝶的朋友們就會知道 其實是經過後製 轉了九十度的照片
前圖只是為了讓不了解蝴蝶生態的觀者視覺看起來舒服些
原圖
老師說明的目的 過分好看的照片 不代表就是生態攝影
這是朋友賴給我的好笑圖片 兩個不同屬性的生物怎麼會湊再一起
我都回賴去吐過口水了
果然也被其它賴友加上後製文字 說明了真相
這是我自己拍的照片 甚麼也沒有是不是
這是我上次見到綠鬣蜥 沒拍到的地方
白腹他有等了一下 三秒不到吧 回頭看了我一眼 那怕相機就放在我腰間
我就只能拍到這樣的相片 "以勒的鳥"這篇 更是一些進度也沒有
我想說的是 生態攝影 能讓我們沒常在野外的人 了解大自然
但生態攝影何其難 尤其是要拍一張好的生態照片 真是比登天還難
所以需要一些"小手段"
但如果只是追逐 蒐集一張其他攝友所沒有的爆框相片
甚至是入魔的黑暗擺拍 那你與獵人的不同 只是他用槍
而你是用你手中的相機 在做一樣破壞生態的事
而在他人部落格隨手附和推薦文章 按讚的 別說你不知者無罪
現在網路資訊那麼發達 至少你耐心看完本誌 就別再做這樣的事了 好嗎我的朋友
我要去吃血壓藥了
以上圖片 皆是網路搜尋而來 還有更多黑暗擺拍議題 小弟就不贅述了
若有興趣的格友 請搜尋 擺拍 張友仁 擺拍 洪浩雲 謝謝
同文追贈:
小弟常爬的山上也有罕見的地生蘭 紫背脈葉蘭
就長在步道旁
每年開花時 不知道蘭花是如此珍貴 健身的山友 都只會快步走過 視而不見
反之 公園巡守隊隊員 x山會會員 專業攝影師
由導覽帶隊老師帶隊 一擁而上 任意踩踏
植株被踩死 棲地土質被踩的硬邦邦
只為了滿足自己擁有一張所謂最棒的生態照片
這幾年的觀察 族群至少消失一半
生態人? 生態往往就是被自己人消滅殆淨的
此文一出 我又會這樣因此得罪了多少這些所謂的生態前輩呢